東鵬以“渠道密度+性價比”吃透下沉市場,是快消品“規模致勝”的典型;健合靠“科研+高端化”占領全球高端心智,是健康品“價值致勝”的范本。二者的共性在于“精準定位+極致執行”,而未來的破局點,將是東鵬的“品牌升級”與健合的“本土化深耕”——健康業的雙雄故事,仍在續寫。
一、戰略內核:性價比下沉VS高端化深耕
1、東鵬飲料:用“規模+渠道”啃下下沉市場
東鵬的破局關鍵在于精準狙擊紅牛的價格盲區:500ml瓶裝東鵬特飲的單毫升價格僅為紅牛250ml罐裝的40%-54%,形成“容量翻倍、性價比翻倍”的核心優勢,迅速鎖定卡車司機、藍領等價格敏感群體。2024年其能量飲料銷售量占比達47.9%,連續四年居首,核心驅動力是420萬家終端網點的全覆蓋——地級市滲透率100%,加油站、工地等場景單瓶動銷率超行業均值30%。
數字化賦能進一步放大渠道優勢:瓶蓋掃碼紅包單瓶掃碼率超70%,沉淀1.9億私域用戶,復購率提升至65%。新品“補水啦”上半年營收14.93億元,成為第二增長曲線,印證其“大單品+場景延伸”策略的有效性。
2、健合集團:以“科研+全球化”筑高高端壁壘
健合的核心競爭力在于“科學實證+高端品牌”雙輪驅動。Swisse與12所全球頂尖高校合作開展200余項臨床研究,例如NAD+抗衰老系列憑臨床數據支撐,單品定價超500元仍實現19.6%增速;跨境渠道占比81.5%,連續5年蟬聯天貓國際營養品類第一。
全球化布局形成增量優勢:Swisse覆蓋65國,東南亞市場增速38.7%(新加坡美容保健市占率第一);寵物營養板塊中,SolidGold素力高進駐山姆后銷量翻倍,ZestyPaws北美增速12.8%,多品類協同撐起高端基本盤。
二、財務畫像:成本控制VS毛利溢價
1、東鵬:規模效應下的“低成本高周轉”
2025年上半年東鵬飲料營收107.37億元、歸母凈利潤23.75億元,同比均增超36%;毛利率升至45.15%,受益于PET瓶包裝成本僅為紅牛鋁罐的25%及原材料低位,能量飲料單品毛利率超50.61%。9大生產基地優化供應鏈使物流成本低于行業15%,雖Q1存貨周轉率1.23次微降3.59%,但420萬終端網點仍保障周轉領先;16.82億元銷售費用(增37.27%)中61.2%用于冰柜投放等渠道建設,最終實現22.12%的銷售凈利率。
2、健合:高端化帶來的“高毛利抗周期”
健合ANC業務毛利率穩定在65%,SwissePLUS系列毛利率達68%;超高端奶粉市占率從12.9%升至15.9%,支撐整體盈利。通過全球11個生產基地的供應鏈協同,跨品類技術復用率提升30%,研發成本攤薄效應顯著。
三、行業格局:細分賽道的“雙雄統治”
1、功能飲料:東鵬瓶裝破局VS紅牛罐裝守成
2025年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1471億元,東鵬在瓶裝市場市占率近40%,超越紅牛;但紅牛仍占據罐裝市場70%份額。不過統一“煥神”等新玩家以“1L裝+低價”沖擊市場,東鵬需警惕價格戰與產品同質化風險。
2、跨境保?。航『?ldquo;領跑”VS政策“變量”
2025年進口保健市場規模4300億元,健合憑Swisse穩居跨境第一。但部分國家收緊跨境電商政策,物流成本上升5%-8%,健合通過布局東南亞海外倉、本土化研發(如針對中東的清真營養線)對沖風險。
四、未來挑戰:從“規模”到“價值”的轉身
1、東鵬:研發短板與品牌升級壓力
東鵬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,是如何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。盡管東鵬通過極致性價比和渠道深耕實現了快速增長,但其研發投入占比僅0.4%,低于行業1%的平均水平;面對元氣森林電解質水等新興品牌沖擊,需加快低GI、功能性細分產品研發,避免陷入“價格戰泥潭”。
2、健合:協同效應與政策合規考驗
健合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,是如何從并購擴張轉向內生增長。盡管通過并購整合實現了業務多元化,但其部分業務仍存在協同效應不足的問題。例如,物營養板塊與核心業務協同不足,市占率仍落后國際巨頭;跨境政策波動下,需強化國內線下高端渠道(如Ole’、山姆)布局,降低對單一渠道依賴。
總結:不同賽道的“統治邏輯”
東鵬以“渠道密度+性價比”吃透下沉市場,是快消品“規模致勝”的典型;健合靠“科研+高端化”占領全球高端心智,是健康品“價值致勝”的范本。二者的共性在于“精準定位+極致執行”,而未來的破局點,將是東鵬的“品牌升級”與健合的“本土化深耕”——健康業的雙雄故事,仍在續寫。